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191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raditional hydraulic brake systems require a complex system of pipelines between an aircraft engine driven pump (EDP) and brake actuators, which increases the weight of the aircraft and may even cause serious vibration and leakag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afety of more electric aircraft (MEA),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integrated self-powered brake system (ISBS) for MEA. It uses a hydraulic pump geared to the main wheel to recover a small part of the kinetic energy of a landing aircraft. The recovered energy then serves as the hydraulic power supply for brake actuators. It does not require additional hydraulic source, thus removing the pipelines between an EDP and brake actuators. In addition, its self-powered characteristic makes it possible to brake as usual even in an emergency situation when the airborne power is lo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ISBS and presents a prototype.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a taxiing aircraft and the ISBS are established. A feedback linearization control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fulfill the anti-skid contro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SBS, and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a ground inertia brake test bench. The ISBS presents a good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a new potential solution in the field of brake systems for MEA.  相似文献   
32.
平台轨道及姿态误差模型是星载SAR数据模拟及相应的模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简要分析了机载SAR和星载SAR的差异,重点对星载SAR的平台轨道及姿态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星载SAR回波信号仿真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催化点火气氢气氧推力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震  王长辉  刘宇 《推进技术》2012,33(6):897-901
为探索催化点火气氢气氧推力器的点火规律和相关性能,设计并搭建了1N催化点火气氢气氧推力器试验系统,进行了冷热试试验。试验成功实现了不同工况下的多次催化点火。结果表明:供给氧氢混合比控制在100时,推力器预燃室产生的点火温度为700℃,能够满足燃烧室点火要求;催化剂面积体积比对催化氢氧点火具有决定性影响,采用面积体积比大的催化载体可以实现常温(8℃)下的催化点火;另外,试验中氢氧燃烧产生的高温和试验结束后推力器内残留的液态水也对催化组件提出了一定的耐温性和防水性要求。  相似文献   
34.
针对舰载飞行器平台惯导传递对准问题,建立了速度匹配和"速度+姿态"匹配卡尔曼滤波方程。考虑舰艇的摇摆运动,进行了不同机动方式下舰载飞行器平台惯导传递对准效果数学仿真,并设计了精度实时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5.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6.
李倩  洪延姬  叶继飞  文明 《推进技术》2010,31(1):123-128
对LSDW速度随入射激光能量、激光聚焦角度和环境气体压强变化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入射单脉冲激光能量越大,聚焦角度越小,环境气体压强越小,LSDW的传播速度越大。实验测量得到的LS-DW速度随入射激光能量、聚焦角度和环境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与一维理论公式中体现的规律完全一致。将相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在定性上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但在定量上有所差别,因此需要对现有一维理论公式进行修正,以便更深入地研究LSDW的传播演化规律和特性。  相似文献   
37.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SAR平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华  陆微微  田金文 《宇航学报》2010,31(2):489-494
将SAR平台定位分解为粗略定位和精确定位两个阶段。首先,在SAR正侧视成像的条件 下,利用某个方位门内的所有控制点,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粗略估计出SAR平台在该方 位时刻的空间位置,并从理论上推导了控制点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到SAR平台定位的误差协方 差矩阵的传递规律。其次,利用各个方位时刻粗略估计的SAR平台位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 向量回归机精确估计SAR平台的运动方程,从而精确估计SAR平台在某个时刻的空间位置。仿 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精确地反演出SAR平台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38.
王磊  何国强  李江  彭丽娜 《推进技术》2013,34(2):213-218
为研究粒子直接撞击模式下C/C材料的烧蚀形貌及性能,丰富C/C材料烧蚀研究,开展了粒子侵蚀实验.利用扫描电镜和三维微观成像等测量手段进行微观烧蚀形貌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冲刷条件下由于粒子的直接撞击,侵蚀区域出现小凹坑,但轴棒纤维突出,轴棒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的凹坑,部分单丝从基体中断裂,形成微观锥形孔穴形貌,径向纤维束部分区域出现孔和开槽,整体形貌不再连续一致;未侵蚀部位的微观形貌和烧蚀试验中的喉部形貌一致,单丝呈现笋尖状.  相似文献   
39.
目的在于研发大型民用客机航路管制与监视系统验证与测试平台,以实现机地数据通信系统环境下的航路管制与监视信息的数据地面接收和处理;同时,依照现有的空管航路管制与监视功能的国际标准和相关区域的运行要求,实现地面管制系统向机载系统的数据发布。该项研究成果能对口飞机机载数据链相关的ATC(Air Traffic Control空中交通管制)功能和部分监视功能ADS-C(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Contract合同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提供对应的地面收发端,监控机载系统数据状态。该成果可以配合飞机研发过程中的试验和排故,并为适航验证工作提供有力的准备和支持。  相似文献   
40.
首先对民用飞机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的出现、作用、工作原理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而系统的阐述。对液压反推力装置作动系统和电反推力装置作动系统的构架和控制原理进行权衡分析,阐述了其在研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考虑的因素,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